嬰兒揹(抱)帶「後揹」vs. 知育五感統合發展

3 月 17, 2017

若已閱讀過【嬰兒揹帶/揹巾 C型背、M字腿 迷思大解剖】的文章,相信已充分了解什麼是C型背與M字腿對寶寶的好處,那沒有特別強調C型背與M字腿的<肩揹型背帶>是否就該被市場淘汰呢?

NO!NO!NO!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因傳統型肩背型背帶與寶寶的統合發展~知育教育~息息相關唷!

目前在台灣尚未很多人在討論有關後揹相關議題,也許有很多人在討論~但發表的文章不普遍而已,

其實在日本許多文獻、部落格或媽媽情報網都有許多後揹的討論議題,

尤以討論肩背型後揹的好處最多見~今天就讓我們好好整理~娓娓道來吧~

※衍生閱讀:什麼是肩揹型背帶?什麼是腰帶型背帶? >> 背帶種類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肩背型後揹的魅力:

  • 可以騰出雙手做家事
  • 寶寶所接受的訊息跟爸爸媽媽相同方向,日本幼教研究數據指出能刺激腦部發展
  • 寶寶的視野與爸爸媽媽相同,可與爸爸媽媽共同學習眼前的人事物
  • 因寶寶的視野寬闊可增加好奇心刺激腦細胞發育
  • 寶寶的發育~姿勢~人格培育及運動神經發展較佳

多使用後揹擁抱・ 刺激寶寶五感發育・ 激發無限可能

  • 視野寬闊增加好奇心刺激腦細胞~

五感統合(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 尤以視覺為重要。因人接受外部信息 約80%都是靠視覺來傳達而後揹能增加寶寶視野度。

若採面對面擁抱~寶寶感受外在的刺激相對較弱,因資訊被封鎖於爸爸媽媽的胸口上。 倘若採肩背型後揹寶寶能跟著爸爸媽媽一起感受外在環境並有充分安全感<貼於爸爸媽媽的背後>,進而較能刺激大腦發育。

 

  • 爸爸媽媽嘗試用肩背型後揹~寶寶在潛移默化中也可多刺激學習

肩背型後揹可讓寶寶跟隨爸爸媽媽看相同視線,進而看到各式各樣的狀況,寶寶在潛移默化中能多刺激學習,培養充分求知欲。 此外,也可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眼前在做什麼?例如:家務,散步背著與他人對話,寶寶都是同時跟著父母來思考並且學習。而腰帶型背帶相較於肩背型背帶來說就無法給寶寶比較多的外在訊息,因腰帶型背帶爸爸媽媽揹起時寶寶的位置相對較低。

  • 後揹使寶寶發育、姿勢、情緒控管、人格及運動神經發展表現較佳

另一方面,因後揹的姿勢是將寶寶撐起來,重力落在寶寶的屁股上※仙骨(註1)此一揹法較不影響寶寶的好奇心與活動,怎麼說呢?因寶寶與爸爸媽媽觀看同一個方向,若寶寶突然發現與以往不同的風景或事情時,感到好奇想看更多時寶寶會靠自己兩個手臂的力量由爸爸或媽媽的背往上撐起,在這使勁用力過程中同時也會刺激到※仙骨(註1)換句話說,肩背型後揹可讓寶寶在安全自然的狀況下,自主練習由坐到學習站立的過程之一。

那是否會讓寶寶髖關節受傷?答案是不會的~請勿過度操心!!

注意~是故意讓寶寶站力,才容易造成寶寶的髖關節受傷,肩背型後揹是屬於自然狀態下讓寶寶自行成長。

※仙骨<=骶骨,sacrum>(註1)

仙骨所謂的<生命之骨>是指骨盤中央的位置。這裡可以說是身體發展的重要位置,所謂的仙骨不單單只是背後的的骨頭而已,仙骨之處也會影響寶寶日後的脊隨與腦的發育。

後揹與前抱向外看上的差異

看完上述,我們不禁想問只要寶寶向前看與爸爸媽媽方向相同都有助腦部發展,那使用前抱或面對面抱坐不也有相同效果嗎?前抱或面對面抱坐,當然也能刺激寶寶學習力等,但寶寶無從感受到爸爸媽媽跟人事物對應的方向以及保護者無法適時幫寶寶取捨是否要接收訊息,例如:突然有人放鞭炮或有隻很兇的狗在吠叫時因寶寶與爸媽同時接受一樣訊息,爸媽保護主義容易慢半拍,寶寶也沒有爸爸媽媽的背後當靠山可以依偎。再來,當使用面對面抱坐,若有人在爸爸媽媽身邊聊天或是動作時,爸爸媽媽身體臉部表情與頭部的方向,寶寶比較無法對應的到,當然也較無法感受現場的氛圍

在日本有句諺語「三つ子の魂百まで」,這句諺語大意是指隨著年紀長大 我們從小就養成的性格也不太會改變,延伸出在2歲左右正是※シナプス神經傳遞突觸 發育的精華期。但這不只是諺語,在腦科學實證上也被證明過2歲左右正是腦神經急速發育的精華期。 

※シナプス腦神經傳遞突觸 

腦神經傳導物質非常多種類,他們會影響到人的生理功能:促進學習與記憶、自律神經系統功能、情緒方面、、、、等。シナプス腦神經傳遞突觸是在神經元、肌細胞或感受器間的化學突觸中充當信使作用的特殊的機體內生的分子神經傳遞物在神經肌肉和感覺系統的各個角落都有分布,是動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一環。

 

不只這些~不只這些~後揹魅力還有…

  • 傍晚~寶寶哭鬧焦慮時也可以嘗試後揹

每到傍晚時,這時可能是爸爸媽媽正在準備晚餐的時刻,寶寶哭鬧焦慮時,現今社會資訊媒體爆發3C產品包圍生活爸媽極有可能選擇撥放影片或是遊戲給寶寶看或玩,安撫寶寶不哭鬧,但長期使用這種安撫方式,對寶寶的身心發展較不優也許我們可以嘗試後揹寶寶,讓寶寶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做事,探索新事物與增進親子互動~

  • 因資訊快速發達~3C產品成為陪伴孩子的嬰兒用品之一
  • 與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發展遲緩中小學生高達61萬人~是否有相對關聯性?

依據日本教育部資料,中小學生有高達61萬人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會走來走去、無法過團體生活讀或書寫障礙,也就是說每一個學年度會有7萬個小朋友出現這樣的狀況。現今社會已核心家庭居多,和父母親爺爺奶奶的相處時間很少,取而代之的用3C產品陪伴的很多,會造成上課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或許是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所導致的,爸爸媽媽從小就與寶寶親密接觸以後揹來取代3C產品陪伴是不錯的選擇唷~

  • 透過後揹寶寶受外界刺激多~寶寶表情也變化豐富

現今社會嬰兒背帶仍是的育兒主要商品之一,擁有37年育兒指導資歷的中島老師推薦最佳的背袋姿勢為後揹,透過後揹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迎接新的環境刺激,大約使用一個月後,可明顯感受到寶寶的表情會有豐富的變化喔!

※每位寶寶發展不同,此為多數使用者的經驗分享

  • 後揹比前抱省力

登山時通常都會背很重的行李,顧名思義按照人的體型來說,一定是因為後揹的這個姿勢比較能夠使力,而且背高一點會比背低一點較為省力~因肩背型後揹比腰帶型後揹的高度來的高~

 

 

  • 以知育發展來說~腰帶型後背好像比肩背型後揹省力~不該是首選嗎? 

腰帶型背帶基本上寶寶是坐在背帶上高度偏低,寶寶的活動力及視線較容易受到限制,當然感受到的五感刺激也有所侷限,反觀來說在使用肩帶型揹帶時,寶寶會服貼爸媽媽背部,位置也相對高,並且視線與爸爸媽媽相同,容易感受到更多不同訊息。

腰帶型背帶與肩背型背帶後揹上之差別

【圖1】使用肩帶型背帶後揹情況~

爸爸媽媽在使用上身體負擔為【肩:腰=8:2】

腰部容易痠痛、受傷或是因剖腹生產要部不舒適者,建議使用肩帶型背帶,後揹時寶寶是會活動愛攀爬背部,想要探索,肩帶型背帶會讓寶寶服貼爸爸媽媽背部,相較於肩背型背帶來說無腰帶約束寶寶能活動身體的空間較高,坐落位置也相對高,視線與爸爸媽媽相同,容易感受到更多不同訊息與學習。

 

【圖2】使用腰帶型背帶後揹情況~

爸爸媽媽在使用上身體負擔為【肩:腰=3:7】

肩膀容易痠痛的使用者,建議使用腰帶型背帶,使用腰帶型揹帶後揹時,重量會在腰帶上,寶寶其實處於坐在腰帶上支撐,這時寶寶較容易處於低點位置,與爸爸媽媽形成距離。

  • 忙碌之時後揹是首選

幼兒知育專家中島老師(註2)推薦在照顧寶寶時普遍使用後揹揹法,因身體負擔上比較小,而且做事時不會因為前抱時看不到腳趾部分怕容易重心不穩發生危險的問題發生。

 

 西村媽媽真心告白   

看了這麼多,可能會想,那這樣到底是要怎麼選啦!?亂糟糟~每款背帶都身兼數職也各有千秋!!!

買背帶,其實就如同爸爸們買車、媽媽們買保養品化妝品一樣,BMW?賓士?保時捷?…..exc哪個好??

化妝保養品種類品項那麼多,真的全部都買到位然後塗在臉上,皮膚就可以吹彈可破,​實現不老的傳說嗎?

聰明的爸爸媽媽為了家裡的新成員在選購背帶前,一定會再三思量後才下決定,即便是拿到恩典牌背帶,我們也會好好研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只要原則守得住,每個家庭的環境及育兒方式不盡相同,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文章來源  http://lucky-baby.co.jp/onbu/

文章衍生閱讀>>>>

 

 

More about 西村媽媽 COURAGE B.M.D.

西村媽媽是嫁日本好老公的台籍新娘,個性活潑愛聊天。西村家族除了爸媽之外,還有小西村還有一對雙胞胎女兒雙豆。因為市面上太多黑心商品,讓西村爸跟西村媽開啓了這條創業之路,立志要把日本好商品引進台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